实施垃圾分类 助力乡村振兴
- 编辑:5moban.com - 18这也是国内企业频频遭到双反调查的主要因素之一。
[page]保大弃小不应成丢车保帅当前,催热国内市场还存在许多困难,包括国内经济水平有限,民众承受不起更高的电价,光伏发电成本依然偏高,国家对光伏业的补贴不到位等等。以往的经验表明,这样的保大弃小往往事与愿违。
此外,虽然电网公司对于光伏发电并网已经开闸,但业内有分析认为,保大主要还是要保证光伏并网发电,如果并网就能消纳,就能够很好地解决新能源比例的问题。保大弃小或成企业拼爹游戏对于眼下哀鸿遍野的光伏产业来说,政府主导的保大弃小如何界定谁该救助、谁该放弃,成为业界关注和争议的焦点。但平心而论,行业整合本身就意味着优胜劣汰,至于孰优孰劣自应交给市场来评判。对此,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太阳能光伏分会秘书长孙广彬表示,出台光伏行业强制认证和检测制度,这是提高企业技术质量的有力保障,也将为中国光伏产品援外、出口做足准备,有助于在减少出口企业数量的同时提高企业准入门槛。耐人寻味的是,在本世纪初,国家对家电行业也曾进行过类似调整,但最后获得扶持的企业基本上全部破产,而后续崛起的家电企业则全在当年的放小行列。
光伏新政还需趁热打铁与其一厢情愿地保大弃小,趁热打铁、继续推出光伏新政的第二套、第三套组合拳,为广大光伏企业营造有利于自救的行业环境,显然更靠谱一些。还有分析人士认为,国家的保大弃小策略并不是简单的救市,在战略、市场和技术层面,保护的方式和目的都不一样。光伏十二五规划也提出只形成20家左右的骨干企业,支持骨干企业做优做强,到2015年形成:多晶硅领先企业达到5万吨级,骨干企业达到万吨级水平。
[page]债务加速破产潮产能过剩是导致光伏企业大批死亡的根本原因,而债务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已是业内共识。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秘书长孟宪淦测算,我国目前光伏产能已经达到50GW的产能。现在很多企业通过降低工资等方式降低成本,继续消耗现金,在两难中硬撑。光伏业并无特殊之处,它也要经历其他产业发展的过程,必然先盲目发展再因产能过剩大量破产,而后出现有竞争力的大企业。
光伏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下压。而目前导致光伏企业前景不确定性的因素在于欧盟对中国光伏业的双反,据一光伏企业老总告诉记者,因为欧盟双反的不确定性,投资商暂时不敢投资光伏电站,如果欧盟双反危机能够顺利解决,光伏销量和价格都会有保障,形势会乐观许多。
据孟宪淦介绍,我国光伏企业迅速超过2000家,很多地方都建立了光伏产业园,每个产业园都要建成超过千亿的规模,甚至做成全世界最大的产业园。现在中央要对光伏业进行调整,形成有竞争力的企业,但地方政府需要反醒,不应该再对本地光伏企业进行无谓地输血,光伏市场容量有限。不过在这次调整中,业内人士建议政府需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光伏业如此大的损失,政府曾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现在到了减少对光伏业过度干预的时候了。这期间能有多少企业支撑过危机,是个未知数。
原材料和核心技术设备依赖国外进口,产品主要靠出口。1家年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光伏企业,3-5家年销售收入过500亿元的光伏企业。市场主流光伏研究机构IMSResearch的最新报告显示,2012年第一季度,晶体硅光伏产业组件制造商的平均毛利润下跌到仅仅9美分/瓦,预计到2012年底,毛利润将进一步下跌到7美分/瓦。日前,太阳能光伏业十二五规划出台,提出希望在2012年装机容量达到20GW,而这并未能给市场提振多少信心。
只能往中小城市发展,但光伏安装每千瓦要超过3万元,家庭承受能力有限,给予补贴的资金来源问题也难以解决。但孟宪淦认为这一计划有许多难以实施之处。
目前光伏业龙头企业无锡尚德电力公司债务已经超过40亿美元,可能因无力偿还到期债务而处于破产边缘,多晶硅龙头赛维LDK负债超过60亿美元,达到87%,这一名单还可以列得更长,几乎没有任何一家光伏企业日子好过。尤为重要的是,现在该规划只是一个目标,还未提上日程。
但最后公布规划时将名单删掉了。光伏产业技术更新换代快,企业多以自建为主,兼并收购现象较少,并且兼并收购也不能解决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因此业内普遍认为大规模破产潮已经为期不远。光伏企业艰难硬撑国内光伏企业一季度和二季度刊出的报表中都显示出亏损增加,负债也随之高涨,以常州天合光为例,其二季报中显示出负债超过21亿美元,负债率70%左右,而这可能算是行业内较稳健的企业,光伏业负债率之高在哪个行业中也是少见的。太阳能电池领先企业达到5GW级,骨干企业达到GW级水平。据业内人士介绍,我国希望在十二五期间培养出20家左右的光伏企业,其中包括2家万吨级以上的多晶硅企业,5G瓦级的太阳能组件企业2家左右,GW级的形成10家左右。根据对以往经济危机的观察,一般10年左右才能走出经济衰退期,进入上升通道。
但据业内人士介绍,规划存在许多不可行因素,该规划或成画饼,光伏业难充饥。[page]光伏业债务突增2011年光伏市场仍有一定增长,因此业内专家认为中国光伏业问题出在无序增长方面,并不能完全归因于国外双反和经济危机。
国家的规划中也不希望存在过量企业。但他认为现在光伏业积弊已久,已经到了集中爆发的时候,大规模破产潮已经为期不远。
新能源概念一直方兴未艾,在欧美对光伏需求保持旺盛状态时,我国地方政府纷纷上马光伏项目,盲目无序地扩张。而这种情况下,光伏企业不可能再获得投资或贷款,实力差的光伏企业最好关门,就像购买股票越早出货亏损越少,可以保存资金期待经济复苏,并且光伏业洗牌也在所难免。
我国光伏企业短短七八年时间增加到2000家,较为少见。但光伏企业都关系地方政府的利益,部委如何干预也是一个难题。这首先体现在中国光伏业两头在外,处处受制于人。2009年4万亿刺激计划兴起后,很多企业获得银行贷款,规模迅速发展起来,银行一年后突然要求企业还款,许多企业资金链断裂,便兴起了民间借贷以还银行贷款的现象。
这一因素在经济危机时期放大,欧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出口受阻,必然出现这一局面。因此,中国光伏业大多死去是必然。
国外90%以上光伏发电都是分布式发电,但中国或不可行,主要是国情不一样,国外家庭多独门独户,适合安装光伏发电组件,国内都是公寓式楼房,不适合安装光伏组件。光伏业处境已经岌岌可危,企业将处于大破产边缘。
中央也应该进行通盘思考。2007-2010年连续四年产量世界第一,2010年太阳能电池产量约为10GW,占全球总产量的50%。
整个光伏业负债率已经过70%,数字之高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虽然是地方政府刺激了光伏业迅速发展的步伐,但这也是无奈之举,中央曾要求地方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清洁能源,看来看去只看到光伏业符合各方面要求,于是蜂涌而至,大规模发展光伏业。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说中国光伏业只是简单劳动,没有任何创新。不过在此期间,无论是上游的多晶硅还是下游的光伏组件,价格都经历过山车般的变化,尤其是多晶硅,本来几十美元一公斤的东西,因为国内组件生产企业太多,硬是炒到500美元一公斤,而中国产能提高后,又降到20多美元一公斤
两天之后,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通知》,鼓励分布式发电项目申报。伴随着产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国家针对光伏产业的鼓励政策愈加清晰。
在此之前出台的有关规划政策,明确了产业科技发展的路线和方向,同时描绘出了光伏平价上网的前景和目标,已经传递出支持产业发展的信号。光伏制造企业有的在新兴市场挖掘需求,用差异化的营销策略满足不同消费者;有的在国内开展技术合作,坚持对高效太阳能电池的持续研发,降低光伏发电成本,加快光伏发电平价化步伐;有的转型升级,开发下游光伏电站业务,增强盈利能力。
新变化让企业看到了未来光伏产品走向日常消费的可能。升阳科表示,近期在日本模组接单上有突破性进展,由于日本市场对品质要求较高,相对在价格上也有较佳的表现,因此带动10月份营收成长,公司也拟扩增模组产能。